东莞市方菱精密模具有限公司Dongguan City Fangling Precision Mould Co .,LTD
20+年专注精密零件及塑胶模具制造
EN
136 5030 5045

方菱精密模具

20+年专注精密零件及塑胶模具制造

新闻中心

我们拥有完整、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
4新闻中心
您的位置:首页  ->  新闻中心  -> 方菱动态

聊一聊关于电子塑胶模具的制造流程复杂吗?

文章出处:方菱动态 责任编辑:东莞市方菱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发表时间:2025-07-30
  ​电子塑胶模具的制造流程非常复杂,其复杂性体现在对精度的极致追求、多环节的技术协同、以及对细节的严苛把控上,需结合设计、加工、测试等多个专业领域的技术,且每个环节都可能影响最终模具的性能。以下从流程的核心环节及复杂性表现展开说明:
电子塑胶模具
电子塑胶模具的制造流程从产品设计到最终量产,需经历8 大核心环节,每个环节都存在技术难点和精度要求,环环相扣,任一环节出错都可能导致模具报废或零件不合格:
1. 产品设计与 DFM 分析(前期决策的复杂性)
复杂性:需基于电子零件的 3D 模型(如手机外壳、连接器),进行 “可制造性分析(DFM)”,涉及数十项参数校验:
零件的拔模角度(需≥0.5°,否则脱模时会刮伤表面)、壁厚均匀性(偏差需≤0.1mm,避免冷却不均导致变形);
细微结构(如 0.3mm 的卡扣、0.1mm 的薄壁)是否可成型,是否需要设计抽芯机构;
材料特性(如 PC 料的流动性差,需优化浇口位置;ABS 料易产生内应力,需预留排气槽)。
技术依赖:需使用专业 CAE 软件(如 Moldflow)模拟注塑过程,预测可能出现的缺陷(如气泡、翘曲),仅模拟分析就可能耗时 3-5 天,且需反复调整参数。
2. 模具结构设计(三维空间的协同复杂性)
复杂性:需将零件的二维图纸转化为三维模具结构,涉及上百个零件的精准配合:
型腔与型芯的间隙需控制在 0.005-0.01mm(若间隙过大,会产生飞边;过小则可能卡模);
顶出系统(顶针、顶板)的布局需避开零件的精密结构(如连接器的针脚位),同时保证脱模力均匀(避免零件变形);
冷却系统的水路需紧贴型腔表面(距离≤15mm),且水路直径、走向需根据零件形状定制(如曲面外壳需设计螺旋状水路),确保每个区域的冷却速度一致(温差≤±1℃)。
易错点:动模与定模的导向系统(导柱、导套)若定位偏差超过 0.005mm,会导致型腔错位,直接造成零件报废。
3. 模具材料选择与预处理(性能保障的复杂性)
复杂性:电子模具需承受百万次以上的注塑循环(如手机外壳模具寿命需≥500 万次),材料选择和预处理直接决定耐磨性和稳定性:
材料需选用高强度合金钢材(如 S136、718H),硬度需达到 HRC 45-50(普通钢材硬度不足,易磨损导致型腔尺寸变化);
预处理包括锻造(消除内部应力)、退火(降低硬度便于加工)、调质(提升综合力学性能),每个环节的温度、时间控制误差需≤±5℃(否则会影响钢材的韧性或硬度)。
4. 精密加工(微米级精度的控制复杂性)
复杂性:型腔和型芯的加工精度需达到0.001-0.01mm 级(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 1/50),涉及多种高精度设备的协同:
CNC 加工中心:用于加工复杂曲面(如手机后盖的弧度),定位精度需≤0.002mm,进给速度需控制在 5-10mm/min(避免振动影响表面粗糙度);
电火花(EDM):加工细微结构(如 0.2mm 的螺丝柱),放电间隙需控制在 0.005mm 以内,否则会导致零件尺寸超差;
慢走丝线切割:加工高精度镶件(如模具的抽芯滑块),切割精度需≤0.0005mm,表面粗糙度需达到 Ra 0.8μm(避免零件表面出现刀痕);
抛光:型腔表面需抛至镜面效果(Ra≤0.02μm),否则会导致零件表面光泽度不均(如手机外壳的 “橘皮纹” 缺陷)。
成本占比:精密加工环节的成本占模具总成本的 40%-60%,且加工周期长(单个型腔可能需要 3-5 天)。
5. 模具装配(毫米级空间的配合复杂性)
复杂性:将上百个零件(导柱、顶针、滑块、油缸等)组装成整体,需保证所有运动部件的协同精度:
抽芯机构(如斜导柱带动滑块)的运动间隙需≤0.01mm,且运动顺畅无卡顿(否则会导致零件侧面出现划痕);
浇注系统的流道对接需完全密封(偏差≤0.005mm),避免熔融塑料泄漏导致飞边;
装配过程中需使用百分表、千分尺等工具逐点测量,仅装配调试就可能耗时 1-2 周。
6. 试模与参数优化(动态调整的复杂性)
复杂性:首次试模(T1)的合格率通常低于 50%,需通过多次试模(T2、T3…)调整模具和注塑参数:
若零件出现 “缩痕”,需调整浇口大小或增加保压时间;
若出现 “翘曲”,需优化冷却水路或调整模具温度(如 PC 料的模具温度需控制在 80-120℃);
若细微结构(如卡扣)填充不满,需提高注塑压力(但可能导致飞边)或优化流道设计。
周期成本:每次试模需耗费数小时至 1 天,且材料成本高(每公斤工程塑料价格 20-50 元),复杂模具可能需要 3-5 次试模才能达标。
7. 尺寸检测与修正(精度验证的复杂性)
复杂性:需使用高精度检测设备验证零件尺寸是否符合要求:
三坐标测量仪(精度 ±0.001mm)检测关键尺寸(如手机中框与屏幕的配合间隙需≤0.05mm);
光学影像仪检测表面缺陷(如针孔、划痕的大小需≤0.1mm);
若检测发现偏差,需通过手工打磨(精度控制在 0.005mm 以内)或重新加工零件修正,修正过程可能导致模具结构二次应力集中,影响寿命。
8. 量产前维护与标准化(长期稳定性的复杂性)
复杂性:模具需通过预量产(生产 1000-5000 件)验证长期稳定性:
检查连续生产后型腔是否磨损(如表面粗糙度是否变大);
顶出系统是否出现松动(如顶针磨损导致间隙变大);
制定维护标准(如每生产 10 万件需清洁水路、润滑滑块),确保模具在百万次循环中性能稳定。

  • 添加方菱公司微信添加方菱公司微信
  • 方菱手机网站手机网站
  • 方菱公众号公众号
东莞市方菱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© 版权所有
[后台管理] [BMAP] [GMAP] [百度统计] 备案号:粤ICP备16061305号
404 Not Found

404 Not Found


nginx